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1、端午节简介:
(1)端午节 ,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 , 因仲夏登高 , 顺阳在上 , 五月是仲夏 , 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 , 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
(2)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 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 , 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
(3)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 , 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
2、端午节的起源:
(1)端午节 , 起源于中国 , 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 , 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 总的来说 , 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 , 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 , 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 , 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 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
(2)据说 , 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 , 死后为蚊龙所困 , 世人哀之 , 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 , 以驱蛟龙 。 又传 , 屈原投汩罗江后 , 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 一直行至洞庭湖 , 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 那时 , 恰逢雨天 ,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 当人们得知就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 再次冒雨出动 ,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 为了寄托哀思 ,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文章插图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端午节的风俗江苏端午节有什么风俗端午节的风俗形式云南端午节有哪些风俗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杭州端午节有什么风俗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来历泰州市端午节风俗广西过端午节有什么风俗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有什么风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