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马尾松大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马尾松大树的栽培管理技术马尾松在苗圃地里培育3至5年之后 , 就可以移栽造林了 。 目前 , 我国的马尾松主要用做荒山造林 , 所以 , 我们着重来看看马尾松山地种植技术 。
整地
整地是造林的一道重要工序 , 是造林前对造林地土壤翻垦的一项造林技术措施 。 整地首先使土壤变得疏松 , 一方面有利于苗木根系的伸展 , 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壤的蓄水能力 。
鱼鳞坑整地是山坡地植树造林常用的一种方法 , 常用于坡度在30度以上的瘠薄山地 。
因为整地后的树坑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 , 所以叫鱼鳞坑 。 鱼鳞坑整地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小 , 是坡面治理的重要整地方法 。
鱼鳞坑整地的具体方法是:在山坡上按造林设计 , 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 , 坑的大小可以根据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化 , 一般坑宽0.8—1.5 m , 坑长0.6—1.0 m , 坑距2.0—3.0 m 。
挖坑时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 , 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 , 一边刨坑 , 一边把土层里的石头检出来 , 用捡出来的石块在坑的下沿垒成一个堰 , 高20—25cm , 这些石头是就地取材 , 又防止了水土流失 , 这样鱼鳞坑外边高里边低 , 起到了蓄水保墒的目的 。 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 , 以便引蓄更多的雨水 。
定植
整完了地 , 就可以栽植小苗了 , 由于小苗都带着土坨 , 所以只需要挖一个很小的坑 , 这样更利于保持水土 , 只要能把土坨完全放进去就可以一 。 土坨放到坑里之后 , 再填土、踏实 , 填土以营养土团不露出地面、踩踏时不损坏土团为度 。
小苗栽上之后 , 要立即浇一遍水 , 第二天 , 再浇第二次水 。
造林后一至三年的管理
造林后一至三年里 , 要经常的松土锄草 , 避免杂草与树苗争夺水分 。 除草松土能够防止水分无效消耗 , 是保证幼树成活和生长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
春季浇水
马尾松成龄树根系扎得比较深 , 能从土壤中吸收充足的水分 , 所以一般不需要浇水 。 如果春天雨水少 , 天气较为干旱 , 可以适当的浇几次水 。
春季病虫害防治
除了苗期常见的立枯病的防治 , 成龄树还要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危害 。 马尾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 , 是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松类树种的常见害虫 。 马尾松毛虫以幼虫越冬 , 每当春季来临 , 越冬的松毛虫陆续倾巢而出 , 给松林造成很大损失 。 因此 , 三月初春季来临前防治越冬的松毛虫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拟除虫菊脂类药物是目前防治松毛虫的主要药剂 。 按照说明书的用量 , 将拟除虫菊脂类药物加水稀释喷雾 , 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0%以上 。 拟除虫菊脂对人畜无害并可保证松毛虫天敌——蜜蜂及鸟类的安全 。
拟除虫菊脂类药物防治松毛虫既高效又经济 。 由于松毛虫对菊脂农药特别敏感 , 每亩使用量极微 , 防治成本是有机氯、有机磷农药的十分之一 。
秋季整形修剪
马尾松以高大挺拔 , 姿态俊秀为特色 , 但是如果任其自由生长 , 却不能得到理想的树型 , 现在我们来看看 , 哪些方法能够将马尾松培养出令人喜爱的树型 。

推荐阅读